永城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,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。
永城历史悠久,夏商周时期属豫州,春秋时期属宋国,战国时期属楚国。秦统一中国后,置芒县(今陈集镇刘寨村南),属泗水郡。
西汉时期,永城境内设有芒县、酂县、敬丘侯国、建成侯国,其中酂县为萧何的封地。东汉时期,属豫州梁国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永城先后属谯郡、梁郡、徐州等。隋大业六年(610年),割彭城、睢阳二郡之地置永城县,县治在马甫城(今西城区),永城之名自此始。
唐代,永城属河南道宋州。五代时期,永城先后属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。
宋代,永城属淮南东路亳州。金时期,属南京路永州。元时期,属河南江北行省归德府。
明、清时期,永城均属归德府(今商丘)。明清时期,永城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,成为区域性重要城镇。
民国初年,永城属河南省豫东道,后直属河南省。抗日战争时期,永城成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豫皖苏边区的中心地带。
解放战争时期,永城是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之一,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1949年,永城属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。1952年,划归河南省商丘专区。1996年,永城撤县设市,由商丘市代管。
2014年,永城成为河南省直管县(市),由河南省直接管理。
2016年,永城被河南省规划建设为商丘市域副中心城市。
2018年12月,永城市获得中国地名文化遗产"千年古县"称号,标志着永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。
近年来,永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,综合实力不断提升,成为豫东地区的重要增长极。